EN
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>> 交流合作>> 学术交流>> 正文
“特”写 | 吴依萍:我的世运志愿之旅
【 学术交流 】 发布于 : 2025-09-07

2025年盛夏,于我而言意义非凡——我有幸以小青椒的身份投身于世运会的筹办工作,为这场国际盛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在此次志愿服务中,我担任语言类志愿者,服务阵地为国际世界运动会协会(IWGA)总部酒店,核心服务对象是IWGA大家庭成员及各位来宾,主要通过语言能力搭建顺畅沟通的桥梁。

这段志愿经历并非一蹴而就:从最初精心准备语言成绩证明、打磨个人简历并完成投递,到4月初成功通过世运会执委会的面试,顺利闯过层层选拔;再到后续连续4个月,系统参与涵盖专业语言强化、国际礼仪规范、媒介素养提升、应急安全处置等多维度的专项培训,为服务实战筑牢基础;721日,我提前返校进入备勤状态,全力做好上岗前的最后准备;最终在87日,正式踏上服务岗位,开启了这段难忘的志愿旅程。

世运会开幕式彩排

世运会开幕式的举办地——天府国际会议中心,于我们这些服务IWGA的志愿者而言,有着一份特别的记忆。我们有幸以模拟IWGA贵宾入场流程的形式参与彩排,得以走进这座宏伟场馆,现场观摩开幕式彩排。置身其中,浓郁的世运氛围扑面而来,成都这座城市的热情与活力更是触手可及,让我们提前真切感受到了盛会的澎湃脉搏


 

彩排当天的日落很美,夕阳映衬着2025成都世运会的标志,还有收到组委会准备的能量补给包

   

在彩排现场留下的合影


当所有国家代表团依次入场完毕,全场氛围被推向最高潮——最激动人心的时刻如期而至!护旗手们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护送国旗入场,那一刻,全场人员自发起立,目光追随着五星红旗冉冉升起,雄壮的国歌响彻场馆,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在我心中激荡不已。

这一幕也让我深受触动:在体育强国建设的宏大蓝图里,每个岗位都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图。作为世运会志愿者,我更需坚守服务初心,以细致入微的态度做好每一项工作,用扎实的行动为世运会各项事务的有序推进添砖加瓦,不辜负这份参与盛会的荣幸。

志愿服务期(8.4-8.18

我此次的志愿服务岗位,是总部酒店信息资讯台的交通服务岗。在这里,我与来自电子科技大学、四川大学及我们西南财经大学的同学们并肩协作,共同投身服务工作。配图中,还能看到本届世运会可爱的吉祥物——“锦宝蜀仔的身影。

这份岗位看似平凡,实则对双语沟通能力有着极高要求:不仅要精准传递信息,确保每一项内容准确无误,还需与吉利(GEELY)工作人员反复对齐信息颗粒度,避免任何衔接疏漏。更具挑战的是,每日从早7点到晚9点的超长服务时长,时刻考验着我处理事务的细心与耐心,容不得半点马虎。

我们的核心工作,是为T2人员(即IWGA大家庭成员与来宾)提供交通用车全流程支持:小到调度协调车辆、核对出行日程、引导乘车路线、解答各类疑问,大到耐心化解因语言隔阂与文化差异产生的小误解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做到细致入微。按照流程,T2随员或贵宾本人需提前2小时确认行程并预订用车,但实际服务中常遇到临时用车需求。每当此时,我们会第一时间与吉利工作人员沟通,全力协调资源满足需求;同时,也会及时向T2人员说明车辆调度需要一定时间,耐心安抚其情绪,确保不耽误他们的行程安排。

资讯台的服务或许满是琐碎,与各国官员的交流也多是短暂瞬间,但我们始终以真诚态度做好每一件小事——这份细微的付出,也收获了大家的认可与肯定,成为这段志愿经历中最温暖的回馈。

和来自芬兰的Lego Masters s2 winner Aura合影,我们手里拿的正是其为我们每人手绘的人像素描


在即将离开的前一晚,两位来自反兴奋剂委员会的荷兰官员来到咨询台,和志愿者们握手感谢,感谢我们在岗提供的付出。

在工作之余,一些娱乐瞬间,也让我体验到了世运会的国际氛围。Everything is possible here

图中的外国女子正是20年东京奥运会空手道女子金牌获得者,同时也是国际世界运动协会运动委员会主席—Sandra Sanchez。这是我们一起打完太极后的合影。


和运动员交换的pin,以及世运会官方设计的火炬胸针。

2023年成都大运会时,我虽未能亲身参与,心中却悄悄埋下了一颗服务国际体育盛会的种子。时隔两年,在2025年的盛夏,这颗种子终于生根发芽——我如愿以偿成为世运会志愿服务团队的一员,圆了当初的心愿。

这两年里,我从未停下准备的脚步:一边持续打磨语言能力,不断提升双语沟通素养,为可能到来的服务机会夯实基础;一边也在成都愈发浓厚的运动氛围感染下,主动尝试了橄榄球、壁球等不同类型的运动,亲身感受体育的活力与魅力,更懂这场盛会的意义。

最后,特别感谢学校与学院给予我的支持和培养。正是这份信任与助力,让我有机会站上世运会的服务舞台,拥有了一个如此特别、如此难忘的夏天。


返回上一页